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生产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的农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偏少、层次偏低、实力还不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我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现代农业组织制度,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2011年底,全市有农业龙头企业199家,企业资产总额达125.7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168.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708家,其中规范化合作社486家,成员总数4.9万户,带动农户30.9万户,占总农户数的48%,2011年合作社为社员和农户销售各类农产品36.5亿元;专业种养大户2.62万户,流转土地面积72.5万亩,其中 2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面积58万亩。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带动了一方产业,较好地解决了技术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并且逐步替代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生力军。但当前我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从总体上看,我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仍然数量偏少,辐射带动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展现了“发展速度快、领域覆盖广、模式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的农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还存在数量偏少、层次偏低、辐射带动力还不强等问题,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2、从自身来看,部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现代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是一项新生事物,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毋庸置疑,由于我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尚处在发展过程中,部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层次偏低,规?;⒓蓟筒祷潭炔桓?。如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加工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偏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松散、功能简单、凝聚力和带动力不强;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人才和技术缺乏、耕作粗放、土地综合产出低等,从而影响它们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中的应有作用。
3、从外部环境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还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一是土地流转缺乏内在动力,规模经营难度加大。我市农民有较强的恋土情结,尤其是在目前土地负担几乎为零以及对土地征用征收补偿期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许多农民不愿流转土地。即使农民同意土地流转,其流转价格也在逐年提高,高昂的用地成本使众多农业开发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据统计目前全市流转土地面积中,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只占18%。二是信贷政策瓶颈难以突破,经营所需资金短缺。受限于目前金融贷款政策规定,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规模经营所需的资金压力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三是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目前我市各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都存在专业人才缺乏现象,特别是由于受到思想偏见和院校专业设置等诸多因素影响,社会上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实用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这无疑将制约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加快培育农村市场经营主体的几点建议
1、加强引导,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立足农村、发展农业,带动农民的新型农业组织制度,是农业实现规?;?、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更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围绕都市高效发展规划,结合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区建设,加强引导,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不断推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
2、完善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经验,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使更多的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集中,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拓展空间。
3、加大力度,不断强化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扶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一项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力度,不断强化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予以政策扶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要建立和完善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专项扶持资金,把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政府扶持农业、农村的重要对象。二是加大信贷支持。要进一步完善信贷优惠政策,降低贷款利率,简化信贷手续,开展联合授信,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捷通”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农户”保证担保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流动资金贷款等,积极探索多种担保融资手段,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农村信贷担?;?/SPAN>,使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资金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化解“用地难”问题。对此,可以借鉴外地经验,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设施农业用地以及农业、农机等专业化服务公司的仓库、机库用地,在不修建永久性建筑物的前提下,国土资源部门将其视作农业生产用地;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兴办加工企业所需的非农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及时办理用地手续。
4、加强指导,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登记备案制度。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新型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在符合有关基本条件情况下应赋予法人身份,并鼓励其进行法人登记,这是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管理的重要基础。二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内部治理结构,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大会、理事会制度,提高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水平。三要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财务核算制度,强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财务核算,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5、多管齐下,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支撑。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人才政策?;睦┮盗菲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引进农业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紧密协作,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运用现代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鼓励“一村一大”进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组织,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二要加强普通职业教育涉农专业设置,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别是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后备人才资源。三要进一步加强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人员培训,培养一批懂农业、会管理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