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附近学生400块钱三小时商务,在宾馆怎么联系妹子呢,100块钱的快餐小姐,同城附近200米约

加入我们| 收藏本站

“抓整合”、“建平台” 着力打造长三角旅游强市

发布时间:2010-02-09 13:44:00

嘉兴市地处上海经济圈、环太湖经济圈和环杭州湾经济圈的结合处以及长三角区域几何中心,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市区的“一湖二河”(南湖、环城河、古运河)、子城、三塔、天主教堂等,海宁的钱江涌潮,盐官古街,海盐的南北湖,嘉善的西塘,桐乡的乌镇,平湖的九龙山海滨风光等,构成了以嘉兴历史文化为依托的潮、湖、河、海等旅游资源和旅游特色。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嘉兴旅游业快速发展,不少景区在国内已具有较高知名度。而且嘉兴旅游业发展又将迎来难得发展机遇。一是“世博”为嘉兴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预计世博会期间有7000万人次的世界各国游客和国内各地民众来到上海参展或参会,直接带动的是会展产业或会展经济。按照一般的估计,会展带动旅游的比例接近30%,嘉兴作为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世博”无疑给嘉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为嘉兴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统计资料表明,嘉兴市一、二、三产产业结构从 1995年的 18.3056.3825.32逐渐转变为2008年的5.8159.7934.4。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逐步上升,同时人均GDP也达到6210美元。根据一般经济规律,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将稳中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逐步上升,而旅游业又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旅游业态变化为嘉兴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的日趋专业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态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特别是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节事旅游等生产性的旅游业态以及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自助游等旅游业态的不断发展,而嘉兴的区位、景观资源、人文底蕴和经济基础都较适合上述旅游业态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嘉兴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建设旅游强市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

1.旅游“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嘉兴大旅游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各县市区旅游景点在产品设计、线路安排、景点营销上各自为阵,缺乏联动,难以形成“统一市场”和旅游产业集团军。其结果是游客缺乏对大嘉兴旅游的整体概念,往往是冲着一、二个知名景点而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严重制约了嘉兴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2.旅游集散中心尚未建成。旅游集散中心是适应旅游业态向休闲度假游与旅游组织方式向散客化转化的基础条件。嘉兴旅游集散中心尚未建成,导致游客要么是随团游,要么是费时、费力的“自己游”,难以形成旅游集散能力。其结果是到嘉兴旅游的散客少,制约了嘉兴旅游业态的转型。

3.旅游承接能力不足。一是旅游接待设施不足。一定数量旅游接待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嘉兴现有的星级宾馆特别是四星级、五星级宾馆数偏少,高档次住、吃、玩接待能力不足,妨碍了嘉兴开拓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等高档客源市场。二是旅行社服务能力跟不上。旅行社服务能力是发展旅游业的另一重要条件。嘉兴旅游社“小、弱、散”现象严重,旅行社服务设施简陋,接待服务能力较弱,特别是承接高层次、大规模旅行团能力更弱。

4.旅游专门人才缺乏。嘉兴旅游行业人才缺乏,尤其是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缺乏,导游业务水平普遍偏低等,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就进一步加强“抓整合”、“建平台”,着力打造长三角旅游强市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总体思路

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主线,以“世博”为契机,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为抓手,打造长三角旅游强市为目标,通过构造“统一市场”(嘉兴大旅游市?。ㄉ琛叭銎教ā保糜渭⒅行钠教?、旅游推介咨询服务平台和旅游产品销售平台),实现“两个提高”(旅游综合收入提高和嘉兴旅游品牌知名度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嘉兴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具体建议

1、加强领导。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涉及面广的产业,旅游业发展中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挖掘和整合等,都需要政府决策、组织和协调。为加快建设长三角旅游强市,建议市政府建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规划制定、项目开发、政策统筹、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2、构建“统一市场”。从总体上看,我市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涵盖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资源各个方面,在市区和各个县(市、区)均有一定分布,尤以乌镇、西塘和海宁皮革城等知名度较高。为了充分利用嘉兴的旅游资源,构建嘉兴旅游“统一市场”,发挥“1+1>2的效应,特别是促进嘉兴旅游从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大嘉兴旅游整体规划,按照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原则,构建统一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整体营销“大嘉兴”旅游品牌。

3、打造“三个平台”

1)旅游集散中心平台。为了适应旅游从单一的自然文化观光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和从以旅行社组团为主体的“点线旅游”向散客化的“板块旅游”转化,嘉兴应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平台。为此建议:建立网上嘉兴旅游信息导游平台和散客接待中心,并在嘉兴主要交通站点和景区设置接待站,承接散客自助游,代理预订酒店、旅馆和飞机、火车、旅游专线车票务等。同时,完善旅游集散基础条件,包括旅馆建设与升级、接待车辆配置和导游队伍建设等。特别是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起步阶段可由市政府控股相关国有公司,如国鸿公司、公交公司等牵头组建散客接待中心,承接散客旅游。

2)旅游推介咨询公共服务中心平台。为适应旅游业迅猛发展,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旅游推介咨询公共服务中心平台,并结合“12301”全国旅游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完善旅游官方网站和旅游咨询服务热线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嘉兴市旅游推介咨询公共服务中心平台主要功能包括:(1)问询功能:为旅游者免费提供嘉兴主要旅游景区、旅游产品、交通线路、旅馆、饭店等信息介绍。(2)展示功能:建议利用网站和在主要交通站点、星级以上宾馆设立电子触摸屏、电视录像等,为旅游者展示嘉兴主要景点和旅游线路等。(3)投诉功能: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行业政策法规查询,接受投诉等。因此,市政府要对旅游推介咨询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予以支持,包括人员、经费和服务场所等。

3)旅游产品销售中心平台。为了适应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的需要,结合嘉兴产业发展实际和文化特色,应积极打造嘉兴旅游产品销售中心平台。建议建立嘉兴旅游产品销售中心,并在主要景点设置分部。旅游产品包括现有的苔菊、五芳斋粽子和羊毛衫、皮具产品等具有嘉兴特色的名特优产品。同时,依托嘉兴丰富文化积淀开发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和观赏功能的标志性旅游产品,进一步拓展旅游产业的综合效应。具体可按“政府规划、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组建。

4、完善扶持政策

1)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在确保市三产发展专项基金有一定比例用于旅游项目的基础上,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整体营销,深化旅游产品开发。同时,建议政府设立旅游奖励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奖励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要进一步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加大对旅行社扶持奖励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加大对优秀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贡献大的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水准高导游人员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旅游行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强化信贷、税收等支持政策。政府应着眼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对重点景点建设、平台建设和其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信贷、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继续采取扶持政策,以达到“放水养鱼”目的。

3)大力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加强与高校旅游专业协作,推进旅游专业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旅游行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品质。要加强导游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导游服务中心作用,加强对导游人员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导游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