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工业园区建设十分重视,2011年全市工业园区已开发总面积达50.47万亩,其中省级以上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下同)面积为27.51万亩;累计进区企业18757家,其中省级以上工业园区8898家;工业产值5942.47亿元,其中省级以上工业园区2884.42亿元,为我市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环境、能源及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制约日益严重,传统的“铺地毯式”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两退两进”为抓手,着力推进“三大倍增计划”和“四大建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也明确提出全面实施“退低进高、退二进三”,五年腾退低效用地四万亩以上。围绕市委、市政府这一工作重点,我们九三学社市委会在会前就科学推进我市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市通过推进工业园区平台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散、杂、乱的工业布局,提高了工业布局集中度和产业集聚度,促进了块状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提升了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性,我市工业园区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空间布局不仅合理。我市工业园区布局基本上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形成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不少县(市、区)工业园区和建制镇工业功能区存在与居住区、商业区相互交叉,现象,空间布局不仅合理。二是单体规模偏小。2011年,全市12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工业产值为2884.42亿元,还不及一个苏州工业园区的规模。同时,目前不少建制镇的工业园区仍有多个区块组成(即分散在原乡镇所在地集镇上)。三是产业集聚度不高。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市不少工业园区仍存在主导产业不凸出,产业关联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现象,尤其是缺少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因此,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促进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是实现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其次,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是应对当前我市土地要素供给矛盾的重要途径。据有关部门资料:2006-2020年我市规划可用建设用地总量为33.35万亩,“十一五”期间全市已实际供地面积20.4万亩,年均4.08万亩,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为10.9万亩,占53.4%,2011-2020年尚可供建设用地面积12.95万亩,年均约1.3万亩,因此包括工业用地在内的土地供应紧缺将成为常态。但与此同时,由于诸多原因我市工业用地集约化水平差异很大。据嘉善县有关部门在2011年统计,全县亩均税收1万元且亩均工业增加值10万元以下的规上企业有69家,占地面积5247亩,占全县建设用地总量的17%;2010年税收2675万元,占全县总量的0.7%;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占全县总量的1.7%。因此,通过“退低进高、退二进三”,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可以向这些落后低效产能企业要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缓解当前我市土地要素供给矛盾。
第三,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是淘汰低效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力抓手。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临港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层次不断优化。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工业中小企业多,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小、散、弱”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资源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安全风险大的压力依然很重,淘汰低效落后产能任务仍然十分最艰巨。特别是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铁指标”相当明确,要求我市“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8%,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12.3%、12.8%、14.2%和12.7%。因此,我们要把全面实施“退低进高、退二进三”,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作为大力淘汰低效落后产能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低效产能,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着力推进我市工业园区二次开发的几点建议
全面实施“退低进高、退二进三”,推进我市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周期长,工作难度大。因此,在实施过程必须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政策引导为抓手,着力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1、坚持以规划为引领,有序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规划是科学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是决定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成败的关键。在全面实施“退低进高、退二进三”,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过程中,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对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空间布局、产业特点、发展方向进行一次全面疏理,并根据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切实做好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新一轮规划。尤其是在新一轮规划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二是产业定位更显特色;三是配套建设更为完善。总之,要以规划为引领,科学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争取“十二五”期间我市在工业园区建设上真正实现重点加强一批、提档升级一批、撤并转型一批,使我市的工业园区在二次开发中得到有机更新,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新平台。
2、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全面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把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因此,在全面实施“退低进高、退二进三”,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实现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要与推进“三大倍增计划”和“四大建设”相结合?!叭蟊对黾苹焙汀八拇蠼ㄉ琛笔俏沂型平米蜕兜闹匾ナ?,在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过程中,特别是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二次开发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退低进高、退二进三”工作力度,为推进“三大倍增计划”和“四大建设”腾出必要空间,不断优化我市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嘉兴经济转型升级。二是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要与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相结合。从区域经济的层面看,同一区域内园区之间、园区内部产业之间应该寻求一种共生、互补、竞争、合作的关系,形成一个高度关联、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因此,在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对新市镇工业园区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园区,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扶持骨干龙头企业发展等措施,推进块状特色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发展。三是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要与实施产业梯度转移和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实施产业梯度转移和淘汰落后产能,不仅是保持我市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过程中,要通过强制淘汰一批、倒逼提升一批、有序转移一批、兼并重组一批等方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积极引导低端产业梯度转移,腾出空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3、坚持以政策引导为抓手,合力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 去年以来,我市各地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组织实施“退低进高、退二进三”,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但基层在工作中也碰到一些实际政策问题,影响和制约这一工作进展。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坚持以政策引导为抓手,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工业园区和相关企业积极性,合力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一是编制产业梯度转移和落后产能淘汰的指导目录。建议由市、县两级政府牵头,以工业园区为单位,认真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结合自身实际,编制产业梯度转移和落后产能淘汰的指导目录,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指导传统低端产业有序退出、转移,特别是对一些低效落后产能要通过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和经济手段予以坚决淘汰或转移。二是制定出台腾出的土地、能源、排污等资源要素再利用的支配权和交易、流转机制等配套政策。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各级政府必须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腾出的土地、能源、排污等资源要素再利用的支配权和交易、流转机制等相关配套政策,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各类工业园区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专项基金和奖励政策。建议市、县、镇三级政府都要设立工业园区二次开发专项基金,统筹支持各地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工作。重点用于支持有关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产和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和补偿奖励。同时,用于周转和弥补基层政府和有关开发区在推进工业园区二次开发过程中资金不足困难,从而确保工业园区二次开发平稳、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