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附近学生400块钱三小时商务,在宾馆怎么联系妹子呢,100块钱的快餐小姐,同城附近200米约

加入我们| 收藏本站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面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

发布时间:2009-08-12 09:01:00

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制度安排,它立足农村、发展农业、带动农民,农业实现规?;?、集约化和市场化有效途径,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我们九三学社市委会在会前对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向大会作一汇报,并供参考。

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市农村发展客观需要和时代要求。

1、农业合作组织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较为成熟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农业不仅要承担市场风险,还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影响。为此,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按照各自国情、区情,积极探索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组织以整合农业要素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化解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增加农民收益,保障农民的利益及现代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例如:法国、德国的农业合作社,美国的合作农场制度,日本的农协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渔会等。

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市农业实现规?;?、集约化和市场化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涌现了不少成功典型,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我市农业实现规?;?、集约化和市场化有效途径。如:南湖区大桥镇原是个不产葡萄乡镇,1993年当地农民朱屹峰开始种植葡萄,花了五、六年时间掌握葡萄种植和管理技求,后又牵头成立了嘉兴市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目前大桥镇已有1400多户种植葡萄,面积达1万多亩,亩均产值8860元,最高的为2.5万元。又如海盐青莲生猪专业合作社是海盐青莲食品有限公司牵头创办的生猪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58户,合作社统一饲养标准、统一供应饲料、统一定点屠宰、统一利用“膳博士”品牌,在上海等城市设立“膳博士”猪肉专卖店,其中仅上海就有300多家。同时,合作社在收购价的基础上给农户每头猪返利20元。

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市农村发展客观需要和时代要求。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于诸多原因家庭承包经营积极性发挥比较充分,而统一经营层面相当薄弱,进而严重影响到现代农业化。对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化农业经营组织”。所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引导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完善农业现代经营制度,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当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

1、合作社规模偏小,覆盖率不高。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于1998年,截止200810月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94家,社员总数达到2.71万户。从有关数据看,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数量发展较快,但大多数规模偏小,而且在纯农户中的覆盖率只有15.4%

2、合作社产业化功能单一,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些合作社成功地建立了自身的产业链,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但是嘉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绝大部分合作社以生产型为主,功能单一,没有形成自身的产业链,产业化程度较低。

3、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管理层素质不高。从内部管理看,虽然各个合作社的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各项机制比较健全,但在实际运作中多数合作社还是主要依靠个别“能人”治理,个人素质决定合作社管理水平,社员自治和民主管理薄弱。从管理层素质看,合作社理事长学历普遍不高,具有专业学历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合作社管理层的思想素质也值得关注,如创办合作社的出发点有的存在功利思想,有的纯粹是为争取政府的扶持资金,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着合作社长远健康发展。

4、合作社资金、技术等要素制约发展,凝聚力和带动力受到影响。据统计,目前我市39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平均注册资金只有18.3万元。加之合作社经营土地性质多为集体耕地,无法用于抵押贷款,资金不足是许多合作社遇到的普遍问题。同时,技术也是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合作社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能力,影响到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带动力。

5、政府优惠政策没有较好地得到落实。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合作社的发展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政策扶持合作社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如税收优惠政策各地执行不统一,造成许多合作社不敢建帐,担心健全的财务制度会被作为征缴更多税收的依据;用地困难成为合作社发展遇瓶颈,用电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使合作社运作成本较高;农业保险等未得到解决使合作社有后顾之忧。

三、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若干建议

1、加强引导,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针对当前合作社规模小、功能单一,自身发展能力不强现状,要进一步加强引导,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一是以特色农业、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知名品牌为依托,培植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合作社覆盖率。二是扶优扶强培育龙头合作社,筛选一批有特色、发展前途好的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形成一批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较强、产业带动较好的骨干,使之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柱。三是探索开展合作社之间的资源整合和联合。针对一社一品,一社多品,合作社规模太小,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局面,应引导合作社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建立区域性的联合组织。

2、加强扶持,进一步采取多种手段解决资金、技术等要素制约。一是增加财政扶持。建议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专项资金,把合作社作为党和政府扶持农业、农村的重要对象,树立扶持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村、扶持农民的思想,加大扶持力度。二是加强信贷扶持。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信贷优惠政策,降低贷款利率,简化信贷手续,开展联合授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基金等,使合作社发展资金得到有效保障。三是加强技术扶持。要积极探索通过自身培养、外部引进和技术合作等各种途径,加强对合作社技术扶持,提高合作社核心竞争能力。对合作社引进技术人员、开展对外技术合作在经费上财政要给予适当扶持。

3、加强指导,提高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一要进一步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在组建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上作用。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发挥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广大社员作用,提高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水平。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建设,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

4、加强协调,进一步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一是加强领导,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做好政策宣传,通过各种宣传媒介把扶持政策信息传达到合作社,让合作社了解政策,主动争取优惠,推动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三是有关部门要按照政策切实兑现有关优惠政策。财政部门要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提高扶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税务部门要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减免税项。土管部门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等非农建设用地,要依法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供电、供水部门要出台优惠措施,把合作社加工农产品用电、用水视为农用范围。社保部门要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部门要扩大农业用电的分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