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兄长自从1949年去台湾至今己有60年了。在1992年之后曾到嘉兴、上海相聚过几次。留下他的墨宝字迹和一些照片,在2007年他病逝在台湾。从此天人相隔,留下的是长长的思念。
侄儿今年36岁,一家四口一直在台湾陪伴着父母,近年来只在电子邮件、视频通话中见过几次。我们互相思念着,渴望见亲人互诉亲情。但由于侄儿业务繁忙,未能如愿。
今年六月在结合业务的安排下相约在厦门见面,终于在7月3日和老伴一起到厦门与侄儿一家在厦门相聚,虽然在一起呆了只有五天,但是亲人相聚,欢乐的心情难以言表。在谈及在两岸的亲属时,我们把大陆与台湾郦家五代亲属列成一表给侄儿。我侄儿说:“我三十六岁了第一次见到姑姑、姑丈,这是两岸关系改善的结果,以后会更好,我们还要来大陆与表兄弟、表姐妹相聚”。
在厦门的几天因侄儿忙于事业,每天由侄儿媳带着两个侄孙陪我们游玩,但每天晚上侄儿都要安排好,与我们共进晚餐。有西餐、中餐,还有日本料理。
在相聚的日子里有两件事使我们感触很深:
一件是小事,我侄媳与我们在景点游览时,随身总带着塑料空瓶,是用来给两个侄孙小便用的,在见到厕所时,倒入厕所。这件事给我们很大震惊。嘉兴一直在创建文明城市,但随地小便经??杉S惺迸勒庑┤朔丛馊杪?。由小见大,我们的社会文明、公共道德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另一件是难事:我大侄孙患先天性白血病,几年来积极医治,己有好转,我侄儿讲这种病在台湾80%能治好,我侄孙的医药费在办了一定手续后﹙从小办了大病保险),极大部份是由政府支付的。联想到我们的医疗改革,医疗水平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医疗保障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像这种病,看不起病的还大有人在。
短短的五天里,看到他冒着烈日,打理业务,很辛苦地到处奔波,我们不想耽误他的工作,只得依依不舍地分别了。愿侄儿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合家幸福。愿台湾同胞早日回归祖国怀抱。